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2025-07-04 07:01:29 来源:河北日报
向技术要成活率 向空间要生态量
承德全力推进“三北”工程筑牢京津生态屏障
“湿度正好,成活稳了。”近日,走进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团榆树村的混交造林地块,新栽的山杏、山樱桃树苗舒枝展叶,县林草局生态修复股副股长龙德芳俯身查看后,嘴角露出笑意。这位与树打了30年交道的老林业工作者,打心眼儿里为这片荒山秃岭的新生高兴。
作为京津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之间的生态屏障,承德是“三北”工程的主战场。自“三北”工程启动以来,承德以“筑牢京津生态屏障”为目标,相继实施京津周围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再造塞罕坝林场等重大工程,逐步构建起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水保经济林、防护林和环城绿化林五大防护体系。
翻开承德的生态账本,一组数据令人振奋:全市有林地面积已达3556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29.8%跃升至60.03%,森林蓄积量突破1.02亿立方米,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达73.5%,各项指标稳居华北首位。曾经的黄沙漫卷之地,如今已成为拱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为首都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防线。
“生态建设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承德市林草局局长李剑直言当前生态建设面临新挑战:深山区林分密集,但窗口地带绿量不足;未造林地碎片化分布,立地条件差,造林绿化进入“见缝插绿”阶段;森林资源质量亟待提升,中幼龄林占比超80%,人工纯林占比35%,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抗逆性不足,绿量提升与质量优化的双重任务迫在眉睫。
面对硬骨头,承德坚持向技术要成活率,向空间要生态量,向自然要可持续,打出生态建设组合拳。聚焦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严重区域,推广容器苗造林和混交林模式,加快形成乔灌结合、多树种复层混交的森林生态系统。发挥封山育林优势,对间隙地块补植补造,加强封禁管护,提升林草植被盖度。到2030年,全市规划完成“三北”工程任务1313.4万亩,以硬核举措筑牢生态根基。
同时,针对不同林分特点,实施差异化治理。对优质林分,推行近自然经营,培育高价值木材;对立地条件差的稀疏林分,采取封育措施提升生态效益;对退化草地,通过围栏封育、松土补播等综合治理,恢复生产能力。此外,中幼龄林抚育工程将通过修枝、间伐等手段,优化林分结构,增强森林稳定性。
“我们不仅要让承德绿起来,更要绿得更健康、更持久。”李剑表示,通过科学抚育,未来承德森林生态系统将更具韧性,碳汇能力也将显著提升。预计到2030年,全市森林蓄积量将突破1.2亿立方米,生态服务价值超千亿元。
“这是留给子孙的生态存折。”龙德芳望着青山说。在他身后,新栽的混交林正与四十多年前种下的第一代防护林遥相呼应,它见证着从“遮风沙”到“生财富”、从“绿起来”到“活起来”的生态变迁。(记者陈宝云)
编辑: 贾聪 责任编辑:尚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