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2025-09-01 07:02:54 来源:中国环境APP
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14期“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来自国家电投、华东电力设计院、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围绕“绿电直连的系统发展与经济性考量”展开讨论。
绿电直供市场在哪里?
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顶层设计,为破解绿电溯源难题和激发新能源消费活力打开“专属通道”。
但是,政策落地仍存在一些堵点。国家电投经研院战情所所长裴善鹏指出,与欧盟2019年启动的类似机制相比,我国绿电直连推进速度更快,但落地仍面临专线电价定价方式等细则缺失。“在光伏和风电大发的时段,就有可能出现负电价,山东就已多次出现负电价现象,可见绿电只收取电能量价值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他建议,在适配产业选择方面,可以优先考虑电解铝、储能电池等有迫切绿电需求且用电量较大的产业先行先试。
裴善鹏指出,应该对调节资源丰富和风光资源丰富地区适度减免输配电价,探索“园区级聚合”统一关口表模式,解决中小企业难以单独参与绿电直连的痛点。“像阿拉善建立绿电产业园,充分利用其绿电资源吸引产业进驻,在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的同时变卖电为卖‘绿’,这可以成为新能源新的发展路径。”
绿电专线的电力应该如何定价?
他提出两种定价方式,一种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全额缴纳输配电价费用,另外一种是在调节资源丰富(如水电多)和新能源资源丰富(如西北)的地区减免输配电价、只缴纳交叉补贴的做法。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绿电直连项目需缴纳的输配电价、系统运行费、政策性交叉补贴与政府性基金等,不宜“一刀切”。
华东电力设计院智慧能源室主任谢胤喆提出,自发自用电量可按一定量的折扣缴纳输配电价;系统运行费应根据项目实际备用需求“阶梯式”收取;余电上网部分须全额承担输配及系统运行费。
“从省级层面看,各地政策在负荷、直连线路和源荷距离等方面的规定有区别。”谢胤喆举例说,比如,云南重点支持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新建项目,河北优先支持算力、钢铁、水泥等行业企业;云南要求负荷距离电源汇集站原则上不超过50公里,青海绿电直连实施方案则没有距离限制。“目前来看,绿电直连项目面临投资成本、电价空间、交易风险等挑战,更适合有碳排放刚性约束的企业去做,从而在欧盟碳关税方面获得一定的价格空间。”
如何降低绿电直供成本?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陈垒博士认为,零碳园区经验显示,高比例绿电场景下,跨季节储热、光储充协同等技术可有效降低度电成本。
“目前,内蒙古、四川、江苏、安徽等地都出台了零碳园区的工作方案。其中,内蒙古要求零碳园区的绿电直供比例不低于80%,已超出国家对于绿电直连项目的要求。但零碳园区系统目前存在电力系统不适应、政策与配套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和综合集成难度大、成本高等挑战。”陈垒博士介绍说,北京大学目前在鄂尔多斯进行了多方面实践,包括零碳机场、零碳矿山、零碳油田、零碳村镇等。“从落地项目的经验来看,未来发展零碳园区需要攻克零碳微电网安全稳定监测与主动支撑控制、风光电储荷联合优化运行等技术,同时完善灵活性资源响应机制,实现价格驱动源荷互动,激发灵活性资源潜力。”陈垒说。
对于农村低负荷密度区域,专家建议将绿电直连与冷链、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结合,通过村级微电网实现就地消纳。中小企业则可依托园区级聚合商,以“一对多”模式参与绿电交易。
“绿电直连作为新型电力系统新业态,直接将发电和用户对接,实现就地就近消纳,既可以满足用户精准降碳的需要,又有利于解决新能源超预期发展下的消纳问题。”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能源转型项目高级主管黄辉表示,在内蒙古、河南等地区先行先试的基础上,650号文从顶层设计上对绿电直连模式进行了规范,地方将根据新规调整各自政策。如在政府性基金、输配电价、交叉补贴、系统运行与备用等费用收取上,地方政策将直接影响到用户、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
黄辉表示,对于企业用户而言,绿电直连并不意味着降电价,叠加费用之后价格可能是上升的。企业需要更多地考虑零碳园区、出口产品碳足迹、绿色供应链等刚性需求。没有刚需的企业主要基于绿电绿证交易和绿电直连成本比较,从经济性最优的角度选择是否通过绿电直连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目标。
对于项目投资者,黄辉认为,主要关注点集中在收益率和项目可持续性上。能源重资产投资的回收期比较长,更看重对用户用电负荷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地方政策需进一步明确电源项目转为其他用途或市场化并网消纳条件,确保电源投资资产可持续运行和合理回报。”黄辉指出,对于各方都比较关注的政府性基金、交叉补贴、系统运行与备用等费用问题,政府性基金、交叉补贴缴纳比较明确,但在系统备用、系统运行等费用分摊上有待进一步的明确。如在系统备用费上,是否通过划分绿电直连项目和大电网的保供责任,来设计权责对等的费用分摊标准。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总结,绿电直连前景广阔,但需尽快出台省级实施细则,明确费用分摊、专线建设及存量项目衔接规则,并通过试点—评估—推广的节奏稳步推进。
编辑: 贾聪 责任编辑:尚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