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2025-04-10 06:47:41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清晰指明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加快做好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
守绿换金,以生态美引领产业兴。“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旅游产业要加强保护性开发,坚持“开发服从保护”的总体要求,围绕“全面评估、科学规划、全程监管”的开发思路,建立健全旅游开发监管机制,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旅游开发全程监管,加大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保护设施建设力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旅游资源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筑牢旅游发展的生态基础。
点绿成金,做大做强生态富民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做强富民产业,要牢牢把握绿色发展方向,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持续淘汰“散乱污”、培育“高精尖”,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面提升发展质量。要探索将山、水、林、田、湖、房等闲置低效生态资源“打包”,借助合作社等组织集中开发利用,使其转变为有效资产,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林业资源丰富的县域,围绕落实“以林养林”“以地换林”等政策措施,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集体林业发展活力,因地制宜发展康养休闲、林下经济、林产品加工销售等产业,探索建立“林地变股权、林农当股东、收益有分红”合作运行机制,支持“林业+农业园区”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
以绿生金,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向奔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在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基础上,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撑点,实现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广袤乡村必将不断铺展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崭新画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用绿水青山敲开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大门,就要科学合理的开发绿水青山,打造经济发展的新载体,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把绿水青山在保护中转变成金山银山。坚持通过守绿换金、点绿成金、以绿生金,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色颜值”转化为“金色名片”,以高质量生态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能让更多人尝到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甜头”,激发起保护环境、爱绿护绿的内生动力,才能更好实现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开创产业振兴、生态宜居、和谐安定、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作者单位:平山县文联)
编辑: 贾聪 责任编辑:尚燕华